道聽圖說
道聽圖說

道聽圖說

國立臺灣圖書館

Overview
Episodes

Details

閱讀生活,永續學習。 本節目由國立臺灣圖書館製播,歡迎加入「道聽圖說」的行列,聆聽有趣的臺灣文化大小事、閱讀生活你我他。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
Recent Episodes

EP8 圖書醫院CSI 從東西方裝幀藝術看書的發展史
DEC 18, 2024
EP8 圖書醫院CSI 從東西方裝幀藝術看書的發展史
來賓|徐美文館員(國立臺灣圖書館臺灣圖書醫院修復師) 主持|楊達(永續大使) 道聽圖說第八集邀請國立臺灣圖書館圖書醫院徐美文修復師,帶您一窺東西方裝幀藝術蛛絲馬跡。歡迎收聽、追蹤節目 我們習以為常「書」的形式,從什麼時候出現? 為什麼在西方卡通中,毒藥常是綠色的?可能與18世紀出現的化學顏料「舍勒綠」(Scheele's Green)有關? 受氣候影響,歷史上東西方各採用什麼樣的物質來製作書頁呢? 書籍就像你我一樣,其實各有不同骨架與樣貌。 平常大家可能喜歡翻書、看書,卻不見得真正認識一本書。 本集節目中,由「臺灣圖書醫院」圖書醫生化身CSI探員,帶各位聽眾進入圖書「裝幀」的世界,一起穿越歷史洪流,從東西方圖書裝幀的蛛絲馬跡,認識不同文化脈絡中的書籍特色及趣味知識。 |裝幀相關名詞介紹 |舍勒綠(Scheele's Green)| 瑞典化學家卡爾.舍勒(Carl W. Scheele)1775年在實驗室發現舍勒綠,是一種黃綠色的亞砷酸銅複合物(CuHAsO3),過去曾風靡歐洲,大量運用於印花及壁紙塗料,然而具毒性。傳言拿破崙流放聖赫倫那島,在他住處壁紙上使用的塗料就是舍勒綠,間接導致拿破崙死亡。 |萬年紅| 沈重、不透明的橘紅色顏料,由四氧化三鉛組成(Pb3O4),俗稱紅鉛或鉛丹。明清時期產於廣東沿海地區,萬年紅刷塗於紙上,可染紙防蟲,也是道家煉丹的材料,有劇毒。 |和式綴| 也稱「綴葉裝(てつちょうそう)」,在中國古代唐朝時期,隨中外文化相互交流,中國書籍縫繢方式很可能藉由此傳到日本,影響日本書籍的裝訂方式。和式綴在每帖書葉折縫處打四眼,每兩眼為一組,以一條綴線兩頭各穿一根縫針綴訂。 |瞭解更多 1「國立臺灣圖書館官網——臺灣圖書醫院」https://www.ntl.edu.tw/np.asp?ctNode=1662&mp=1 2「臺灣圖書醫院」facebook專頁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aiwanBookHospital/ 歡迎按讚、追蹤圖書醫院最新活動訊息唷!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play-circle
51 MIN
EP7 島弧之心—活火山、地熱與臺灣環境永續
NOV 20, 2024
EP7 島弧之心—活火山、地熱與臺灣環境永續
來賓|宋聖榮教授(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、《追火山—臺灣火山群連結起的地球與宇宙紀事》作者) 主持|楊達(永續大使) 本集要談臺灣活火山與地熱能源,讓我們跟著地質專家宋聖榮教授一起追火山! |地熱寶島——臺灣| 臺灣位於東亞島弧中心位置,受歐亞板塊及菲律賓海板塊擠壓,臺灣人一生中多少都曾經歷大大小小的地震。地震是岩漿移動所引發的現象,也顯示地表下擁有豐沛的地熱能量。我國首都臺北就有活火山存在,本集節目中,邀請到國內第一位指出大屯火山群是「活火山」的宋聖榮教授,在島弧之心談臺灣活火山、地熱與環境永續。 |火山與文化襲產| 臺灣澎湖獨特的玄武岩柱,是過去火山噴發形成特殊地質,也是自然與人文特色兼具的世界遺產。而在大屯火山群硫磺坑口,屹立著見證我國民主憲政發展的市定古蹟「陽明山中山樓」,所在範圍豐沛的地熱資源是未來地熱探勘重點,但應如何保護古蹟,避免火山氣體噴發造成破壞? |地熱發電行不行| 「地熱」是相當乾淨而源源不絕的綠色能源,美國、印尼、冰島等國家已普遍開發利用。其實,臺灣也有一座地熱發電廠,經濟部甚至宣布2023年是臺灣「地熱元年」,臺灣發展地熱發電的核心問題是什麼?我們要如何認識臺灣地熱能源及其對環境永續的重要性?歡迎各位聽眾一同來瞭解這個持續辯析中的議題。 |本集節目重點 00:47 宋教授投入地質學研究的契機 03:26 從海岸山脈開啟畢生追火山的志業 05:30 臺灣到底有沒有活火山 07:00 從不同的定義為火山分類 09:15 人類歷史中,以文字記載火山的時間侷限 11:13 從岩石讀出活火山紀錄,為活火山重新定義 12:30 科學鑑定活火山後的行動:監測、防災 17:30 大屯火山群範圍內的文化資產——陽明山中山樓 18:55 地熱能量(蒸氣噴發)對於建築、人類活動的危害 24:05 將危機變成轉機:透過鑽井釋放蒸氣能量,用於地熱發電 29:30 溫泉寶島臺灣,擁有豐沛的地熱資源 31:22 臺灣地熱能源開發面面觀 35:54 借鏡地熱開發大國案例:美國、印尼、冰島 40:50 玄武岩與二氧化碳反應的調節機制 |好書悅讀 宋聖榮著,《追火山:臺灣火山群連結起的地球與宇宙紀事》,臺北:野人,2023年。(本書獲第 12 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創作佳作獎) ➲ 下集預告 道聽圖說第八集邀請到國立臺灣圖書館圖書醫院徐美文修復師,帶您一窺東西方裝幀藝術蛛絲馬跡。 12月18日(星期三)上線!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play-circle
48 MIN
EP6 Zoom in, zoom out 董事長擁抱世界的永續視界
OCT 16, 2024
EP6 Zoom in, zoom out 董事長擁抱世界的永續視界
來賓|孫大明董事長(宸展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、群英飛羽世界野鳥攝影聯展策展人) 主持|楊達(永續大使) 道聽圖說第六集邀請宸展光電孫大明董事長蒞臨節目,從董事長視界一起關懷生態和企業永續! 曾獲臺灣兩百大最具影響力風雲人物,作為Apple、Tesla、微軟、亞馬遜等世界企業觸控產品供應商,孫大明董事長日理萬機,卻不遺餘力地實踐生態攝影與企業永續,對於「永續發展」有其獨到見解與責任感。 透過生態攝影傳達對地球生態的重視 美麗繽紛的鳥類具備行動速度快、充滿細節的特性,讓孫大明董事長投入可謂攝影藝術極致表現的「鳥類攝影」。生態保育是人類刻不容緩的社會責任,生態攝影不只能留存生物多姿倩影,同時也為瀕危珍稀鳥類發聲。在本集節目中,孫大明董事長還將分享他在哥斯大黎加旅遊,蹲點拍攝珍稀鳥種的經驗。 從企業社會責任(CSG)到企業永續(ESG) 無論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(SDGs)或企業永續(ESG),近年來都是我國國家政策發展重點。孫大明董事長以自身領導的企業為例,聊聊如何透過經營「員工快樂農場」,達成建築綠化、海綿城市、水資源再利用以及促進勞資關係和諧等企業永續成就。 |本集節目時間章節 02:15 從黑莓機、Nokia、Motorola到蘋果異軍突起 04:43 你不站在浪尖上 就會被浪給埋沒 07:30 如何超越第一名 15:50 AI時代 各行各業搶占先機 16:40 從企業社會責任(CSG)到企業永續(ESG) 24:30 屋頂上的員工快樂農場 27:10 打造海綿城市 提昇排水系統容受度 32:30 源於母親喜愛旅行與拍照的習慣 33:30 拍照的極限就是「鳥類攝影」 37:00 回饋生態的社會責任 43:33 提供解決方案的人、提供價值的人 ➲ 下集預告 道聽圖說第七集邀請到國內第一位追火山的人──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宋聖榮教授,在島弧之心談臺灣活火山、地熱與環境永續。 11月20日(星期三)上線!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play-circle
46 MIN
EP5 給新手爸媽的親子共讀指南
SEP 18, 2024
EP5 給新手爸媽的親子共讀指南
來賓|嚴淑女教授(國立臺東大學兒童讀物中心專任研究員) 主持|楊達(永續大使) 「孩子不在乎爸媽做得多或少,只要你願意陪伴他,讓孩子感受到愛與溫暖,就是閱讀最大的力量。」 曾有研究單位進行問卷調查,「孩子最想要爸媽為自己做什麼?」大多數孩子回答:「爸媽的陪伴」。「陪伴」也是親子共讀重要的核心精神,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堡壘,形塑穩定性格,有利未來發展。此外,親子共讀還帶來許多益處,在網路資訊爆炸的時代,培養孩子的思辨力、提問能力、解決問題能力與敏覺力。 本集節目將由國內兒童文學專家嚴淑女教授(aka粉絲無數的繪本創作家糖果姐姐),帶領聽眾們認識什麼是親子共讀?為什麼要親子共讀?如何挑選適合的親子共讀圖書?親子共讀的方式?讓想陪伴孩子成長的爸媽,面對「親子共讀」不至於感到茫然或難以親近。 為了提升嬰幼兒閱讀風氣,教育部委託國立臺灣圖書館推廣「嬰幼兒閱讀推廣計畫」,每年辦理適合嬰幼兒閱讀的優良圖書評選,彙編為內容豐富實用的親子共讀指引書——嬰幼兒閱讀手冊,歡迎民眾多加利用,營造親子間珍貴美好的共讀時光。 《嬰幼兒閱讀推廣計畫——嬰幼兒閱讀手冊》 https://api.pccr.tw/uploads/NTL_113_0618_3c1dca13a6.pdf |本集節目時間章節 00:30 兒童文學研究與創作結合 01:36 親子共讀首先要了解孩子的需求 04:12 適合0-3歲孩子的選書 05:33 在重覆陪伴中建立孩子的安全堡壘 11:20 爸爸參與親子共讀,提供孩子不一樣的閱讀觀點 13:12 在AI世代閱讀更重要,養成孩子多元能力 21:22 過多影像刺激,影響孩子專注力和耐心 25:17 解決爸媽說故事的焦慮:互動遊戲書 28:03 100本適合0到5歲嬰幼兒閱讀的圖書 30:14 《雨傘馬戲團》,打開孩子的五感體驗 34:00 給孩子多樣選擇、布置閱讀角落,開始親子共讀吧! |針對0-6歲的孩子,有哪些推薦閱讀圖書呢? 🌱 互動遊戲繪本 l 在爸爸的背上 l 再仔細看一看 l 紅色圓形是哪個? l 遇到選擇時,你會怎麼做? l 來跳吧! l 小花園:赫威托雷光影遊戲書 l 不要打開這本書 l 按按鈕,好好 l 10隻小鴨躲迷藏 l 新井洋行360度環繞閱讀互動遊戲繪本:公車 l 新井洋行360度環繞閱讀互動遊戲繪本:火車 l 超級無敵多隻小豬和大野狼 🌱 對話式閱讀—「鼓應擴複」 l 寶寶喜歡吃 l 寶寶不想睡 🌱 無字繪本 l 我的美術館 l SHADOW影子 l 誰的襪子 l 我的粉蠟筆 l 校外教學到月球 🌱 本土創作—台語繪本 l 大稻埕動物園 l 我的朋友蹛佇隔壁庄 🌱 經典繪本重新出版 l 第一次出門買東西 l 佳佳的妹妹不見了 l 今天是什麼日子? l 小根和小秋 🌱 SDGs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相關繪本 l 挖土機與小花 SOS探險隊:拯救珊瑚大作戰 ➲ 下集預告 大企業家對生命的熱愛,體現在生態攝影、企業永續、世界行旅等各個生活維度。道聽圖說第六集邀請宸展光電孫大明董事長蒞臨節目,從董事長的多維視界一起關懷生態與永續! 10月16日(星期三)上線!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play-circle
41 MIN
EP4 復刻家鄉味 移民餐桌上的家常記憶
AUG 21, 2024
EP4 復刻家鄉味 移民餐桌上的家常記憶
來賓|楊萬利女士(鳴個喇叭!緬甸街文化工作室共同創辦人) 主持|楊達(永續大使) 臺灣複雜的歷史脈絡形塑出對於多元飲食文化的包容性,各國料理與風味滋養著我們的味蕾。緬甸移民移居臺灣,也帶來緬甸的風味飲食,「鳴個喇叭!緬甸街」文化工作室從飲食文化著手,探索緬甸街獨特的生活文化。 延續第三集臺緬青年楊萬利的移民跨境故事,本集節目要聊聊「鳴個喇叭!緬甸街」團隊的集大成之作——「三季」南洋私廚料理。楊萬利與江婉琦、金英兩位夥伴總結在緬甸街推動文化工作的經驗,重現不同國家移民家庭餐桌上會出現的家常菜,帶各位聽友認識「三季」如何復刻家鄉味,透過菜餚展現移民遷徙的故事,將移民飲食文化的推廣,提升到嶄新層次。 本集道聽圖說,聽聽移民餐桌上的復刻家鄉味。 |本集節目時間章節 00:25 緬甸街文化實體體驗空間—「三季」在緬甸語的意涵(三個季節、試試看) 02:14 歡迎你來我家吃飯,重現移民家庭餐桌上的飲食 05:19 2017年,移居臺灣24年首次返緬,找回身分認同的答案 09:20 經歷緬甸街是仿冒品,到家鄉復刻的認知轉變 15:53 「三季」的誕生,緬甸街經驗熟成與轉折 17:01 「三季」命名的第三層意義:緬甸街的「記」憶、手「藝」、情「義」 20:00 從業餘到職業,經營文化體驗空間甘苦談 26:42 由日常飲食文化開始,探索緬甸街獨特生活文化 33:01 開發中的多元主題家宴:緬甸街家宴、越南家宴、印尼家宴、馬來西亞家宴 34:00 三季的使命:以三季為平台,推廣、串聯各國新住民文化 37:46 最終希望未來結合更多緬甸街在地居民,共同發聲 |瞭解更多 國立臺灣圖書館東南亞資料閱覽服務-嗨!歡迎來到「多元文化資源區」:https://www.ntl.edu.tw/wSite/ct?xItem=68164&ctNode=2852&mp=1 |收聽「鳴個喇叭!緬甸街」podcast https://reurl.cc/nNl1zv ➲ 下集預告 孩子不在乎爸媽做得多或少,只要願意陪伴他,讓孩子感受愛與溫暖,就是閱讀最大的力量。道聽圖說第五集邀請國內兒童文學專家嚴淑女教授,與新手爸媽們分享豐富實用的親子共讀指南。 9月18日(星期三)上線! --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
play-circle
40 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