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description>也许你也像大家一样困惑,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一个殿堂级的奖项,会颁布给一个歌手。也许在你了解了鲍勃迪伦和读懂他的名诗《答案在风中飘》之后,你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。&lt;br&gt;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理由是“鲍勃·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,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”。而最能体现这一评价的,就是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《答案在风中飘》。看过《阿甘正传》的朋友应该对这首背景音乐有印象。&lt;br&gt;答案在风中飘(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)&lt;br&gt;一个人要走过多少条路&lt;br&gt;才能被称为男人&lt;br&gt;一只白鸽子要飞过多少洋海&lt;br&gt;才能安睡在沙上&lt;br&gt;炮弹要飞跃多少次&lt;br&gt;才能远远不再响起&lt;br&gt;那个答案,我的朋友,答案在风中飘&lt;br&gt;答案在风中飘&lt;br&gt;在被冲到海里之前&lt;br&gt;一座山要屹立多少年&lt;br&gt;在人们获得自由之前&lt;br&gt;他们需要等待多少年&lt;br&gt;一个人要转头多少次&lt;br&gt;才能假装视而不见&lt;br&gt;那个答案,我的朋友,答案在风中飘&lt;br&gt;答案在风中飘&lt;br&gt;在他能看到天空之前&lt;br&gt;一个人需要抬头多少次&lt;br&gt;在他能听到人们的哭声之前&lt;br&gt;一个人需要拥有多少双耳朵&lt;br&gt;到底要牺牲多少生命&lt;br&gt;他才知道人已死得太多&lt;br&gt;那个答案,我的朋友,答案在风中飘&lt;br&gt;答案在风中飘&lt;br&gt;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颁给了歌手鲍勃迪伦?&lt;br&gt;&lt;br&gt;要读懂这首诗,需要一些历史背景知识和搞清楚两个词:“垮掉的一代”和“嬉皮士运动”,&lt;br&gt;“垮掉的一代”(the beat down generation)可能有人听说过,是美国文学史上,以活跃在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的几个作家命名的文学流派,后来扩展到对那一代人的称呼。就好比“80后”这个名词,最初是指代出生在1980年后的几个作家,现在也被扩展到对出生于1980年后的一代人的称呼。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凯鲁亚克和金斯堡,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长篇小说《在路上》和长诗《嚎叫》。《在路上》估计很少人读过,不过你肯定在QQ签名或者盆友圈看到过这句话,叫“永远年轻,永远热泪盈眶。”它最初就来自《在路上》这本书。&lt;br&gt;另外一个词叫“嬉皮士运动”,这个词可能大家就有点陌生了,但是如果我说苹果手机就是“嬉皮士运动”的产物,史蒂夫乔布斯就是最著名的那个嬉皮士,大家也许就能明白这个词跟自己的关系了。“嬉皮士运动”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产物,是美国青年亚文化里最有影响的一种。如果你度过乔布斯的传记,可以知道他在年轻的时候抽大麻,听爵士乐,去印度进行“精神之旅”,这些都是嬉皮士们热衷的运动。&lt;br&gt;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颁给了歌手鲍勃迪伦?&lt;br&gt;&lt;br&gt;这两个词的产生,跟当时美国的社会是息息相关的,六十年代的越战,使得当时的年轻人都失去了对政府和权威的信任,他们开始反抗权威、反抗父辈的价值体系,最重要的是反战。&lt;br&gt;了解了这两个词,基本上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年亚文化就有了大致的了解,也大概了解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心理在想些什么,也许就此可以明白这首歌在讲什么。&lt;br&gt;这首歌中,“炮火”、“和平”、“自由”、“生命”“死亡”等是关键词,伴随着歌者的一次次追问而出现,仿佛是一个愤怒的年轻人在质问他的政府和他的父辈,然而这些质问却仿佛是对着一面墙说话,无人能给予回答,一再出现的“答案在风中飘”准确地传达出了那一代年轻人的迷惘。&lt;br&gt;正是因为这首歌准确地抓住了时代精神,说出了一代年轻人的心里话,所以它一度被誉为是美国六十年代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。&lt;br&gt;可以说,鲍勃迪伦的歌准确地反应了时代心声,也影响了时代。他的歌词放置于任何诗歌集中都不会逊色,所以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,真的算是实至名归。&lt;br&gt;我微信:apenman</description>

201405311213199547

201405311213199547

听懂了鲍勃迪伦的《答案在风中飘》就知道他为什么能获诺奖!

NOV 22, 20165 MIN
201405311213199547

听懂了鲍勃迪伦的《答案在风中飘》就知道他为什么能获诺奖!

NOV 22, 20165 MIN

Description

也许你也像大家一样困惑,为什么诺贝尔文学奖这样一个殿堂级的奖项,会颁布给一个歌手。也许在你了解了鲍勃迪伦和读懂他的名诗《答案在风中飘》之后,你的困惑就会迎刃而解。<br>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出的颁奖理由是“鲍勃·迪伦在伟大的美国民谣传统中,创造出新的诗歌意境”。而最能体现这一评价的,就是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《答案在风中飘》。看过《阿甘正传》的朋友应该对这首背景音乐有印象。<br>答案在风中飘(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)<br>一个人要走过多少条路<br>才能被称为男人<br>一只白鸽子要飞过多少洋海<br>才能安睡在沙上<br>炮弹要飞跃多少次<br>才能远远不再响起<br>那个答案,我的朋友,答案在风中飘<br>答案在风中飘<br>在被冲到海里之前<br>一座山要屹立多少年<br>在人们获得自由之前<br>他们需要等待多少年<br>一个人要转头多少次<br>才能假装视而不见<br>那个答案,我的朋友,答案在风中飘<br>答案在风中飘<br>在他能看到天空之前<br>一个人需要抬头多少次<br>在他能听到人们的哭声之前<br>一个人需要拥有多少双耳朵<br>到底要牺牲多少生命<br>他才知道人已死得太多<br>那个答案,我的朋友,答案在风中飘<br>答案在风中飘<br>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颁给了歌手鲍勃迪伦?<br><br>要读懂这首诗,需要一些历史背景知识和搞清楚两个词:“垮掉的一代”和“嬉皮士运动”,<br>“垮掉的一代”(the beat down generation)可能有人听说过,是美国文学史上,以活跃在上世纪六、七十年代的几个作家命名的文学流派,后来扩展到对那一代人的称呼。就好比“80后”这个名词,最初是指代出生在1980年后的几个作家,现在也被扩展到对出生于1980年后的一代人的称呼。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凯鲁亚克和金斯堡,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长篇小说《在路上》和长诗《嚎叫》。《在路上》估计很少人读过,不过你肯定在QQ签名或者盆友圈看到过这句话,叫“永远年轻,永远热泪盈眶。”它最初就来自《在路上》这本书。<br>另外一个词叫“嬉皮士运动”,这个词可能大家就有点陌生了,但是如果我说苹果手机就是“嬉皮士运动”的产物,史蒂夫乔布斯就是最著名的那个嬉皮士,大家也许就能明白这个词跟自己的关系了。“嬉皮士运动”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产物,是美国青年亚文化里最有影响的一种。如果你度过乔布斯的传记,可以知道他在年轻的时候抽大麻,听爵士乐,去印度进行“精神之旅”,这些都是嬉皮士们热衷的运动。<br>诺贝尔文学奖为什么颁给了歌手鲍勃迪伦?<br><br>这两个词的产生,跟当时美国的社会是息息相关的,六十年代的越战,使得当时的年轻人都失去了对政府和权威的信任,他们开始反抗权威、反抗父辈的价值体系,最重要的是反战。<br>了解了这两个词,基本上对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年亚文化就有了大致的了解,也大概了解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心理在想些什么,也许就此可以明白这首歌在讲什么。<br>这首歌中,“炮火”、“和平”、“自由”、“生命”“死亡”等是关键词,伴随着歌者的一次次追问而出现,仿佛是一个愤怒的年轻人在质问他的政府和他的父辈,然而这些质问却仿佛是对着一面墙说话,无人能给予回答,一再出现的“答案在风中飘”准确地传达出了那一代年轻人的迷惘。<br>正是因为这首歌准确地抓住了时代精神,说出了一代年轻人的心里话,所以它一度被誉为是美国六十年代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。<br>可以说,鲍勃迪伦的歌准确地反应了时代心声,也影响了时代。他的歌词放置于任何诗歌集中都不会逊色,所以瑞典文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,真的算是实至名归。<br>我微信:apenman